\
根据汽轮机油的作用和性能要求,其常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重要项目(按检测重点分类):
一、基础理化指标
1. 运动黏度:检测油品流动性,黏度异常可能提示氧化、污染或混油,黏度是指液体流动阻力的大小,汽轮机油的黏度直接影响着润滑膜的形成和维持。黏度过高会影响润滑油的流动性,导致润滑效果不佳;而黏度过低则会导致润滑油在高温下无法形成足够的润滑膜,从而增加零件的磨损。因此,汽轮机油的黏度测定是非常关键的。
2. 水分含量:水分>0.1%会引发乳化,需重点关注游离水和溶解水,水分是油品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也是导致油品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水分会降低油品的闪点,导致氧化,加速润滑油的老化过程,使其失去润滑性能。因此,水分的分析和控制对于确保汽轮机油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3. 常溶解:反映氧化程度,>0.3 mgKOH/g时需考虑换油,溶解性是指液体中溶质溶解到饱和所需的量。在汽轮机油中,存在着较多的添加剂和杂质。溶解性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些添加剂的溶解情况,以及油品对各种杂质的溶解度。
4. 闪点:安全指标,闪点下降>15℃提示轻质油污染,闪点是指液体在规定条件下开始放出足够多的蒸汽,以使混合气体与外界的火源产生瞬间的闪光和燃烧的*低温度。汽轮机油的闪点直接反映了油膜在高温下是否易燃,对于汽轮机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通过闪点测定可以判断油品在工作条件下是否存在着火的安全隐患。
5. 金属成分:金属成分分析是对润滑油中的金属元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在汽轮机的运行过程中,金属零部件会产生磨损,导致润滑油中金属元素含量的升高。通过金属成分分析,可以及时了解润滑油中金属元素的含量,判断零部件的磨损情况,为维修和更换零部件提供决策依据。
二、污染与磨损监测
1. 颗粒污染度
1. NAS等级≤8级为合格,超标加速部件磨损
2. 元素光谱分析
1. 关键监测元素:
▪ 磨损金属:Fe(轴承)、Cu(轴瓦)、Pb(巴氏合金)
▪ 污染元素:Si(密封件)、Na(水污染)
3. 红外光谱
1. 检测氧化产物(1720cm⁻¹)、硝化(1630cm⁻¹)、水分(3400cm⁻¹)
三、功能性能测试
1. 抗乳化性
1. 40-37-3ml油水分离时间应<30分钟
2. 泡沫特性
1. 程序Ⅰ(24℃):泡沫倾向≤450/0ml
程序Ⅲ(93℃):泡沫倾向≤100/0ml
3. 防锈性能
1. 通过铜片腐蚀和锈蚀试验验证防腐能力
四、寿命预测指标
1. 旋转氧弹
1. 新油>300分钟,<150分钟需加强监测
2. 总沉淀物
1. 不溶物>0.1%时需启动过滤净化
总结:汽轮机油作为一种特殊润滑油,其性能的稳定与否对于汽轮机的运行至关重要。为了确保汽轮机的长期稳定运转,进行汽轮机油的常规分析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