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润滑油滤油等级标准主要是根据滤油器过滤后的油液粒子大小来进行划分的,常见的标准有以下几种:
粗过滤(Coarse filtration):
在20微米以下的颗粒过滤效果低于50%。
精细过滤(Fine filtration):
在20微米以下的颗粒过滤效果高于50%,而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过滤效果低于50%。
极细过滤(Absolute filtration):
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过滤效果高于98.7%。
根据国际标准ISO 4406,润滑油的过滤等级也可以用“ISO代码”来表示。该代码包含三个数字,分别代表在3个不同大小的颗粒范围内(4μm、6μm和14μm)所含的颗粒数。例如,ISO 22/19/16代表在4μm、6μm和14μm以下的颗粒数分别为22、19和16个。
根据ISO 5801标准,过滤材料的孔径大小也被划分为不同的等级,表示出对固体颗粒的过滤能力。例如:
ISO 4402:2000(NAS1638)表示固体颗粒的数量在100ml中不超过5个,相当于粒径大于5μm的颗粒不能超过5个。
ISO 11171:1999(与ISO 4406相关)则更详细地表示了1ml液体中所含固体颗粒的数量,根据颗粒的粒径大小不同而不同,并以ISO代码表示。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工况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过滤精度等级。例如:
对于齿轮油,可能需要NAS 5-9的滤后清洁度和2级罐装过滤等级。
对于液压油,可能需要NAS 3-7的滤后清洁度和2-3级罐装过滤等级。
此外,润滑油的“三级过滤”也是实际应用中的一种常见做法,即从领油大桶到岗位贮油桶(一级过滤)、从岗位贮油桶到油壶(二级过滤)、从油壶到加油点(三级过滤),各级滤网目数逐渐增大,以提高过滤效果。
总之,选择合适的润滑油滤油等级标准对于确保机器的正常运行和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需求和条件进行选择,并定期检查润滑油的过滤效果。